副高职称
首页 > 人才队伍  >  固定人员  >  副高职称
朱爱美
高级工程师
所属研究方向
基本信息
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奖励荣誉
社会兼职
通知公告

2015/9-2021/7,中科院大学,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博士

2004/09 –2007/07,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硕士

2000/09 – 2004/07,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学士。

2016/12至今,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室,高级工程师

2010/12至2016/12,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室,工程师

2008/07至2010/12,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室,助理工程师


[1] Zhu AM, Liu JH*, Qiao SQ, Zhang, H. Distribution and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Bohai Sea of China.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20.153.

[2] 朱爱美,刘季花,张辉,白亚之,崔菁菁,刘升发。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32(1):1-10

[3] 朱爱美,张辉,高晶晶,刘季花,任向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富钴结壳中的稀土元素。分析试验室。2012,10(31):19-22

[4]朱爱美, 石学法, 邹建军, 吴永华, 张辉,白亚之. 88ka以来冲绳海槽北部物源及沉积通量演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5, 35(5):1-8

[5]朱爱美, 石学法, 邹建军, 张辉, 吴永华,刘焱光. 88ka以来冲绳海槽北部古环境演化:来自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海洋学报, 2015, 38(6):58-69




主持  大洋“十三五”专项项目 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地球化学标样研制(编号:DY135-R2-1-03,起止时间:2018~2020)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末次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北部及日本海南部陆源碎屑组分演化对比研究”(编号:41206059;起止时间:2013~2015)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海周边中小型河流物源端元识别及其对内陆架泥质体形成的贡献”(编号:41106063;起止时间:2012-2014)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群富钴结壳记录的新生代海水钴浓度的重建”(编号:41106063;起止时间:2012-2015)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沉积物-海水界面重金属化学平衡模型的研究”(编号:41206109;起止时间:2013-2015)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末次冰期以来安达曼海沉积记录及其对印度季风的响应”(编号:41376074;起止时间:2014-2017)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末次盛冰期以来北太平洋中层水源区更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编号:41476056;起止时间:2015-2018)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末次冰消期以来东北印度洋大气CO2浓度重建及其气候效应(编号:41676054;起止时间:2017-2020)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百年来广西典型红树林区泥炭土崩解事件的有机碳埋藏通量示踪及其对极端气候事件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编号:41576067;起止时间:201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