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的前身是原国家海洋局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2002年成立),2019年8月通过自然资源部评估,于2020年1月正式改为现名。实验室是依据国家对海洋地质学科的发展需求,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室为基础并吸纳本所有关海洋地质研究领域的优秀科学家组建而成。
实验室以国家对海洋地质的重大需求和海洋地球科学的重大学科前沿为导向,研究海底发生的各种尺度的地质作用过程和环境演变特征及机制,揭示海底矿产资源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并进行评价,阐明海岸带工程地质与灾害地质状况,发展海底高新探测技术,将实验室建成国际先进、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海洋地质学研究平台,为实现国家重大的海洋战略需求提供科技支撑,为完成自然资源部的职能提供服务,为推动海洋地质学以及地球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实验室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能够代表国家海洋地质研究水平、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海洋地质研究平台,造就培养一支国际水准的海洋地质创新队伍,在亚洲大陆边缘地质过程、深海成矿及资源评价研究方面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在海岸带灾害地质、国家海洋安全和权益维护方面为国家提供保障,为完成国家海洋主管部门的职能提供支撑。